English

达成最终协议仍有望

——写在戴维营会谈无果而终之后
2000-07-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开罗记者 于毅 我有话说

在22年前曾孕育了中东和平史上首次成功范例——埃、以和平协议的戴维营,终未能再次出现人们期待已久的奇迹,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本月25日无果而终。论结果,会谈是彻底失败了——巴以不仅没有达成最终和平协议,甚至连一个框架协议也未能达成;熟悉中东事务的人都知道巴以争端错综复杂,此次会谈失败倒也在意料中。但如果认真分析、回顾一下此次会谈的全过程,也不难从中发现一些积极成分。

此次美以巴戴维营三方会谈持续了15天,打破了当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贝京、美国总统卡特在这里连续会谈12天的记录,而且会谈曾两度濒临破裂,一度宣告失败后又重现生机。克林顿甚至对等着他唱主角戏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都“心不在焉”,迟到早退,一心牵挂着戴维营。他多么希望在明年1月离任前让5位美国总统曾经介入而未能解决的中东和平问题成就在自己手中,在中东乃至世界历史上写上一笔,或许还可以凭此问鼎诺贝尔和平奖。巴拉克执政1年多来,内政方面焦头烂额,6党联合政府已有3党退出。外交方面,叙以和谈大门关闭已有时日,巴以和谈则长期无进展。巴拉克及工党的威信和形象每况愈下。阿拉法特把建国的口号喊了多年,日期推了又推。前不久,巴解中央委员会将9月13日定为建国的最后期限。如届时巴、以达不成协议巴单方面宣布建国,以方绝不会听之任之。而到期不建国,巴民众又不会答应。

美、以、巴三方的利益和需要虽不相同,但实现和平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持续15天的艰难谈判虽无果而终,但也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阿拉法特26日会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后表示,和谈还会进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此次会谈的失败或许可以成为未来成功的起点。

会谈后三方发表的联合公报虽然只是一个没有具体内容的原则声明,分析内容后不难看出,巴、以双方至少在继续努力达成最终和平协议、按照联合国安理会242、338号决议解决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重大问题、尽可能避免采取单方面行动等问题上已有一定程度的默契。

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争端中最敏感、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从卡特、萨达特、贝京举行第一次戴维营会谈以来,在所有阿以和谈中耶城问题都被认为是最难解决和需要放到最后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此次戴维营会谈“避轻就重”,把耶城问题放到主要位置是会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三方领导人恐怕比谁都清楚耶城问题的难度,但如果能先攻下这个硬骨头,其他问题自会迎刃而解。虽然以方表面上拒绝了分享耶城主权的建议,而巴方坚持对东耶享有全部主权,但分享耶城主权的风声实际上已放出。

举世瞩目的戴维营会谈已无果而终画了句号,但巴以和谈的大门并没有关死。阿拉法特26日在会见穆巴拉克后向记者透露,他与巴拉克有可能于下月再次举行谈判。巴勒斯坦过渡期谈判首席代表埃雷卡特也表示,巴方对近期与以达成一项最终协议持乐观态度,因为双方在戴维营已把各自的立场表述得十分清楚,达成最终协议的前景比9年来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

(本报开罗7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